圖解供春全手工製作過程
供春壺是明代正德、嘉靖年間,江蘇宜興制砂壺名藝人供春所作的壺。傳說他姓龔,名春。供春是一位官員的書童。供春陪同主人在宜興金沙寺讀書時,寺中的一位老和尚很會做紫砂壺,供春就偷偷地學。後來他用老和尚洗手沉澱在缸底的陶泥,仿照金沙寺旁大銀杏樹的樹癭,也就是樹瘤的形狀做了一把壺,並刻上樹癭上的花紋。燒成之後,這把壺非常古樸可愛,於是這種仿照自然形態的紫砂壺一下子出了名,人們都叫它供春壺。
供春所制砂壺,款式不一,相傳他製作過“樹癭”、“龍蛋”、“印方”等壺式。其中以“樹癭壺”最名貴。清末民初,仿製品甚多。當時陶肆稱頌:宜興妙手數供春,其茗壺價值之高,有「供春之壺,勝於金玉」之語;供春樹癭壺簡稱供春壺。
打泥片 圍身桶
打身桶 封底
収肩部 做效果
做效果 裁口片
口片和身桶 封好的身桶
把的零部件 成型
做效果 嘴的雛形
做效果 通好的嘴
開網孔 裝嘴
裝好嘴把的身桶 做好效果的蓋片
完成的蓋 休整好的身桶
刻畫好紋路 開口片
底部 敲章
底款 做好的生坯
生坯壺
來源: news.taohuren.com